对于近十来年才出现的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这个新兴事物,人们大多了解的一知半解。实际上,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场所,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开阔视野,夯实知识点,滋养身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真正将素质教育实体化、可视化。
但集中涌现的实践教育基地,受自身发展潜力的影响,也会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如何才能在众多实践教育基地中脱颖而出,实现基地(营地)的良性发展,是很多新建基地急于解决的问题。与实践教育基地相生相伴的基地校长无疑是这类问题的最佳解答者。
本期《实践人谈教育》栏目邀请到了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营地校长刘明祥,请他聊一聊破解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高效成长的密码。
主持人小实:
您在南京实践基地领域从事实践教育28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江苏省南京行知基地成立于1994年7月18日,是江苏省第一家学生社会实践专用基地。我很荣幸,从行知基地创立之初,一直陪伴行知基地,至今28年了,经历了行知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我国实践教育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我在陪伴行知基地成长的28年过程中,有5点感受: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前提;
高效的实践课程是基地健康发展的核心;
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关键;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基地健康发展的保障;
政府的关心支持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后盾。
基地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关心扶持,行知基地1994年成立之初,仅靠募集到的9万元,从180平米食堂搭建起步。在“十一五”时期获得巨大发展,省市区三级财政投入1.3亿元建设资金,扩建了新基地。“十三五”至今,行知基地又获得了教育部研学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还拉动了区本级财政投入基地改造资金3000多万元。
行知基地现占地300亩,分为生活实践区、室内研学区、户外劳动区、文体活动区、素质拓展区、中华文化云播区等,可同时接待2000名学生开展各类实践。
个人认为,要想办好实践基地,坚守理念、做好课程、培训教师、设计机制也必不可少。
第一,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前提。行知基地完整地传承和发展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中得到启示:坚持“社会性、实践性、教育性”。
我们根据实践课程需要,构建了“以社会为源,引社会入园”的课程资源整合思路。“以社会为源”,构筑以行知基地为大本营,半径2公里的核心资源区,半径10公里的拓展资源区,半径100公里的研学实践资源区。这些社会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引社会入园”,我们根据课程场馆化需要,近年来在政府部门和社会支持下,先后建成“王荷波纪念馆”、“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馆”、“司法教育馆”、“生命安全实训馆”、“军事模型馆”,以及茶艺室、陶艺室、中华文化云播中心等,大大拓宽了各类实践课程的基地资源载体。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的三个面,在做中学才是真学,所以,行知基地的课程力求引导学生“做中学”,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我们所有的实践教学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以后,实践教育更加强调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达成教育目的。
很荣幸,由于我们站在陶行知这位教育巨人肩上,28年所走过的道路完全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也彰显了行知基地在实践育人中的独特价值。
第二,高效的实践课程是基地健康发展的核心。
第三,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关键。
这些年,实践教育迅速发展,先后涌现了劳动实践、研学实践、国防实践、红色主题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以及其他实践领域,这些领域衍生出来的课程模块和课程项目众多。
伴随着实践育人价值的凸显,实践基地的教师素养在实践育人中显得愈发关键和重要。很遗憾,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不可能一下子新设这么多门类的实践师资,各实践基地体制管理多元,实践基地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参差不齐,目前还无法适应实践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个人觉得,要尽快培养“崇德、尚学、专业型、多能型、科研型”的实践基地教师队伍,以适应各基地实践育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年,我们在行知基地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有一些心得:
采用陶行知的师徒结对“艺友制”,实行对新教师的传帮带。
鼓励“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教研活动、教科培训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基地还特别在冬天集中开展“教师冬训”活动,到2021年底已经开展了九届,大致分为五个篇章:“政策理论篇”、“课程科研篇”、“业务技能篇”、“参访基地篇”、“陶冶情操篇”。
我们每年为教师编一本“政策理论读本”,引导教师关注最新理论和实践育人政策。
组织老师集体备课,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根据行知基地课程特色,专设了行知基地的普通话、白板字、口令等教师基本功。
经过多年熏陶,行知基地锻炼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基本适应行知基地育人课程的教师队伍,近几年在江苏省级课程大赛、案例比赛等大赛中屡获大奖。
第四,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实践基地健康发展的保障。
目前,国内的专业实践基地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公办的一类公益事业单位,第二类是公办二类公益事业单位,第三类是民办性质的实践基地。这三类基地在我国社会实践育人中担当了主力军作用,发挥了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但三类基地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第一类基地,由于纯公办公益,属地财政包干,加上有些地区的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奖励机制等原因,因此容易满足政府指令性计划,在主动服务社会面,扩大接待量上积极性不高。
第三类民办性质,因为所有权属性,完全面向市场,受近几年疫情影响以及生存需要,不得不各种兼顾,不能专注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践上。
第二类目前相对较好,因为是公办,一方面可以积极争取到属地财政对固定资产的项目投入,且可以不用计入收费成本。由于是差额,必要的基地运行维护经费又得自筹解决,因此必须努力通过扩大基地接待量来维持运转,盘活教育资产,放大基地的育人效益。
当然,具体采用何种管理体制,还是由投资主体和上级主管部门性质决定。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保持体制的基础上,基地的制度设计尤为关键,基地要想健康运行,一定要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会制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深化设计,以最大化激发内驱动力,发挥实践基地整体育人功能。这点,行知基地有一些心得,我们制定了《行知基地教师手册》,所有制度汇编,人手一本。
主持人小实:
作为国家级的研学实践营地,成体系的课程是一个营地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您能谈谈在营地课程设计方面的心得吗?课程设计需要避开哪些盲点?
新建营地、基地发展早期,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课程的碎片化、同质化、虚化,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从人家基地拿来主义,管他适不适合自身基地的发展,甚至匆匆上马设施设备,出现展馆建好,再来设计课程的倒挂问题。
研学营地、研学基地在课程设计上,个人建议最好坚持两个基本点:
一是结合各自营地、基地定位及受众对象,按照一定的逻辑,设计具有各自营地、基地特色的课程。
课程逻辑是“领域——模块——项目”,我们通常说包含了几大领域,多少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有三至五项甚至更多的课程。
二是坚持课程场馆化。
要顶层设计课程,特别是在营地基地新建前就要进行设计,以决定场馆的面积、装饰装修风格,有的放矢地根据课程进行营地、基地的室内室外的空间布局,走“课程场馆化”之路,尽量不走“场馆课程化”的道路。毕竟,室内建筑也是营地基地的稀缺资源,千万不要建成与课程不匹配的场馆,以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行知基地1994年成立时,只有单一的“三农体验课程”,近年,行知基地经过系统学习,逐渐理清并形成了行知营地课程的特色化、系列化、综合化。
我们逐渐升格了六大领域,20多个模块,100项课程,分别是三农体验暨劳动教育课程、研学实践课程、中华文化开放课程、身心实训课程、中华文化开放课程、STEM课程。
这些领域,既有行知基地坚持了28年的“三农体验暨劳动教育课程”,又有近年作为国家研学营地研发的“博爱南京、美好江苏、锦绣中华”系列研学课程,还有服务了17年境外学生的“中华文化开放课程”,全教会后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四史教育而设的“革命传统教育课程”,以及由“生命安全实践、国防教育实践、素质拓展实践”整合而成的“身心实训课程”,下一步具有成长性正在着力打造的“STEM”课程等。
在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建构课程的同时,在具体实践中,要特别注重课程的“社会性、实践性、教育性、安全性:
社会实践基地要特别强调营地基地课程的社会性。充分盘活营地外部的社会资源,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转为为实践成果;
要特别坚持营地基地课程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特别坚持营地基地课程的教育性。研学营地、研学基地也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价值。学校课程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基地重在通过实践育人,通过营地基地课程的实践性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性目标;
要特别坚持营地基地课程的安全性。任何一项课程在课程开发前要进行专题的安全评估,进行风险研判,并在实施过程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到“行前有方案,活动有备案,应急有预案”。
主持人小实:
公益研学最近几年是研学旅行比较热的一个领域,行知营地是国家级研学营地,在公益研学方面有哪些体会?
通过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以上对研学旅行涵义的再学习可以得知:
首先,研学旅行的实施主体是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
其次,研学旅行是特殊的综合实践课程;
第三,研学旅行的目的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四个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本质就是教育行为,是通过旅行方式实现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因此,要想把这项特殊的实践教育做好,涉及研学课程、研学导师队伍、研学过程中的食宿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体量庞大,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人,平均每个年级就是1500万人,因此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巨资,并撬动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扶持150个全国示范性基地的硬件建设,又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两批评审,在全国范围内命名了40家研学营地和582家研学基地,构筑了以研学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网络,并支持每个研学营地、基地以大额专项资金。
很荣幸,行知营地成为教育部40家研学营地之一。
个人觉得,作为国家研学营地,首先要主动提高站位,要站在国家层面理解研学实践事业。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是中华儿女共有的锦绣河山,民族复兴的梦想,是56个民族共同的奋斗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加上我国南北气候差异,东西发展不平衡,我国刚刚全面达小康,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这些基本国情,作为国家级研学营地,要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担当。
既然有了深刻的文化自觉,领悟到研学实践是一项使命光荣的教育,自然就会在保留研学实践的“社会性、实践性、教育性、安全性”基础上,自觉加上研学实践的公益属性。
行知营地要站在国家研学营地的高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公益性,一是努力增加研学实践接待量,提高普及面,扩大覆盖率。
作为国家布局的东部营地,要能主动服务和接纳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让他们在国家研学专项补助资金中受益,感受我国东部在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组织东部学生到西部贫困地区研学,增加感性认识,了解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要提高帮扶面,要用好国家给的研学专项资金,对贫困学生进行大力度的减免,让国家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寒门学子。
无论是公办的研学基地,还是民办的研学基地,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研学实践的公益属性。研学实践的教育属性决定了受众对象主体是学校,受益是学生,任何带有挖一勺子的思想都不可能行稳致远。
研学实践是教育,不是生意,越是把研学营地基地的社会性、实践性、教育性、安全性、公益性等规律性坚持好的,越不缺生意,在确保守正创新中,才能发展壮大基地,也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主持人小实:
行知基地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同时又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独到的经验?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教育中作用如何?
南京行知基地2005年5月25日至6月12日接待了新加坡南洋小学组织的46名学生和5名老师来行知基地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开启了行知基地至今已有17年历史的境外接待。
2005年至2019年,我们线下接待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师生1.2万人,累计10万人以上。
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交流中断,我们及时启动了行知营地“中华文化直播间”建设,设立了“华文读写直播间、中餐文化直播间、中医文化直播间、书画艺术直播间、行知故事直播间、行知教育直播间、创意制作直播间、长江文化直播间”等8个直播间,面向境外学生定期开展直播节目。
2020至2021年,境外参与直播的受众师生2.8万人次,在网络背景下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弥补了因疫情带来的影响。
我们在国家汉办(现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家侨办、国家侨联、青奥组委会以及江苏省委统战部、省侨办的支持下,以项目制为抓手开展活动,先后举办的项目有:新加坡学生中华文化浸濡项目、马来西亚爱心教育项目、美国孔子课堂项目、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项目、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项目、青奥会运动员生态环保农业项目、“一带一路”华文学校行知教育论坛等。
17年里累计有50多所新加坡中小学,5000多师生来行知基地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
连续10年协助马来西亚教育部举办爱心学校教育嘉年华,参与人次近5000人,每期主题都是行知基地的校训“还能更精彩”。
连续13年为马来西亚教育部举办爱心计划浦口研修班,有800多位校长老师来行知基地参加研修。
举办了17届的行知教育三国论坛,已经被江苏省委统战部升格为“一带一路”华文学校行知教育论坛。
在这些项目中,行知基地以诚相待,夯实心心相印的交流基础,彰显特色,聚焦行知教育的交流主题,在引领境外人员“融进行知文化、亲近乡土文化、触摸南京文化、领略长江文化”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下一步,行知基地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统战部门、侨务部门领导下,把“固根、铸魂、圆梦”作为根本遵循,用心动情,精耕细作,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为侨服务以及国际交流中不断做出新的业绩,努力将南京行知基地建成海外华裔师生的温馨之家,建成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对外交流的精彩之窗。
主持人小实:
行知基地的名字让人过目难忘,让人想到了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您能谈谈实践教育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怎样融合的吗?
弘扬行知精神办基地:
行知基地成立之初,用陶行知先生提倡的“钢头碰铁钉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勇毅前行,克服各种困难,经过28年努力,将行知基地发展成如今规模,因此,今天,我们梳理并形成了行知基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我们从陶行知“知行合一”思想中找到灵感,设计了独具特色的行知基地“LOGO”,一朵小花,一枚印章,里面是陶行知当年独创的“行知”二字合在一起的新字。
我们从陶行知“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的信念中凝练了行知基地精神:立大志做小事,立大志做实事,立大志做新事。
我们将“弘扬行知精神,创建学生实践乐园”作为我们的使命,将“还能更精彩”作为行知基地的校训,并赋予“坚持、感激、成长”的路径:一心坚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选择好人生的立足点;诚心感激,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把握好人生的平衡点;全心成长,处理好行与知的关系,创造出人生的制高点。努力用行知精神、行知文化办好行知基地。
实践行知思想办基地: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此将原来的名字“陶知行”改名为“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探索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新疆”,这里的新疆是指“新的领域”。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创造,“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研学旅行理论的奠基人:
1928年,陶行知创办淮安新安小学,兼任首任校长。
1929年,陶行知派他的学生汪达之接任校长,亲笔题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勉励他们为农民“烧心香”,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为农民办教育。
1930年,汪达之为宣传抗日,开始组织新安小学14名师生,开启了新安旅行团。新安旅行团走遍全国22个省份,行程5万公里,用陶行知创立的工学团“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思想,边旅行,边宣传抗日,边学习,边工作。新安旅行团从最初的14人,发展到最多时400多人,一直到1952年正式宣告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六一”前夕,专门给淮安新安小学五(8)中队回信:
当年,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更是我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奠基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处处体现实践教育思想,行知基地始终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作为基地课程设计的行动指南。
2021年,我们将行知基地的学陶创新实践,加以提炼,参与了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荣获了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行知基地在课程领域的专著《实践育人:行知基地生长课程》已正式出版。
主持人小实:
今年新课标的出台,让劳动教育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怎样才能做到劳有所获、劳有所悟?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
这阶段劳动教育的特质是简单生产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劳动教育主要以教授学生生产技巧、参加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大家看到的《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在读高中时半工半读,半天学习,半天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就是那个阶段的鲜活体现。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劳动知识与劳动技术被纳入劳动教育范畴。
这阶段劳动教育的特质是素质育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这阶段我国出台文件,在小学、初中等学段,将劳动技术教育纳入在劳动教育范畴内。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
劳动与技术教育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01年国家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分为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际上,由于综合实践的师资、课程、场馆等一些制约因素,加之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这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虚化,作为其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境遇可想而知的。
第四阶段,进入新时代
劳动教育更加注重综合全面育人。
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确立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劳动教育被作为“一育”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育人的新高度。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配套《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是2022年3月,教育部首次出台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这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是第一个完整系统阐述劳动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素养、课程实施建议的新课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标准”二字,既是对中央劳动教育政策的再落实,更是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遵循,是未来十年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课程教什么的依据,怎么学的依据,评什么的依据。
这次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内涵十分具体丰富,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领域涵盖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完美结合,纠正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体脑对立。特别是创新性的为三大领域劳动设计了十大任务群模块,并吸收和借鉴了劳动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表达形式,让学校、领导、老师看得见摸得着成体系,因而对未来的劳动教育如何实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这次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创新性地给出了劳动教育实施中七大建议:劳动项目开发的建议、劳动过程指导的建议、劳动周设置的建议、学校与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课程评价的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系统指导了劳动教育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这些建议接地气、易操作,让长期边缘化的劳动教育在学校实施中容易落实。
之所以要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研读国家近期的一系列文件,就是要从顶层领会劳动教育的方针,那就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特质是全面育人。
要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通过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真的出力流汗中,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劳中树德、劳中增智、劳中强体、劳中育美。
特别是聚焦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四者有机整体统一,具体表现在内容上、劳动素养的要求上,具有关联性、进阶性。
行知基地的劳动教育开展了28年,我们的实践完全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本质特征。
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坚持劳动教育的“社会性、实践性、教育性”,内容上,不仅有农业劳动,还有工业劳动,不仅有体力劳动,还有科研劳动,不仅有出力流汗劳动,还有讲座报告、走访农户调查参访等。
农业生产劳动坚持根据季节安排真劳动,并有劳动时长的保障,让学生真出力流汗。在劳动教育的具体教学环节上,坚持“讲解示范、项目实践、淬炼操作、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五环体验,我们还在整个劳动实践的最后一课,安排学生在基地报告厅开展集体反思交流,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和激发学生责任感。
主持人小实:
实践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才迈出了一小步,您对未来实践教育发展方向有何期待?
营地基地创立初期,走过了一条从规模数量层面的扩张之路,建宿舍、建体验室、招聘师资,这些十分必要,也是实践基地发展、开展正常接待的基础性保障。
但实践教育毕竟是一个系统,必须是硬件和软件的高度协调统一,当硬件达到一定规模时,一定要加强课程品质、师资水平、制度文化、安全保障等软性的内涵建设,这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内涵做得好,基地品牌口碑做出来了,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反过来助推数量、体量的进一步扩张。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很高兴地看到大多数实践营地、实践基地都有清醒的认识,大家对规律性的认知越来越清晰,都知道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统筹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的平衡。
期待实践育人和学科育人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全面育人的重要两翼。
学校学科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逻辑性、阶梯性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素养。作为社会实践教育,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社会平台,助力学校“双减”、“五项管理”、“全面育人”的落实,但绝不意味着社会实践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附庸。
社会实践基地也是立德树人主阵地,社会实践教育要树立文化自信,因为社会实践教育是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实践教育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育人价值。
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都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组成。
期待社会实践的文化舆论环境越来越美好,助力实践教育更快发展。
坦率地说,目前,受应试教育的社会舆论影响,实践教育在一些学校、家长心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实际中可不要的尴尬境地。
尽管实践教育纵向上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规模相较学校而言,仍然是小众,由于职称评定、绩效奖金等体制机制原因,社会实践基地营地的师资水平整体上还无法和学校师资队伍比肩。
实践教育本身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还是国家全面育人体系的一块较大短板,甚至有些社会实践基地还游走在生存边缘,期待社会舆论、文化氛围、政策扶持等各领域一直向好,更加有利于实践教育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资深的实践教育人,我坚信,实践教育是蓝海,实践教育的明天更美好,未来可期!
结语:
毫无疑问,这是《实践人谈教育》开栏以来,篇幅最长的一篇校长专访。如果你像我一样,毫不皱眉,一口气通读全篇,那真是相见恨晚,你找到知己了,你一定也是实践教育的忠实拥趸,握个手先。
在一个阅读成为快消品的时代,之所以史无前例地放这么长一篇专访,还是有几句话要说道说道的:
首先,是刘校长的资历给了我们这个底气。刘校长从业28年,见证了我国实践教育从起步到发展壮大的历程,这是其一难得。
其二,难得是刘校长用他的专业精神和超强心力,在这个专访的过程中,几乎是回忆了一遍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像一个小型的回忆录。这些难得一见的来自实践教育一线的经验总结,是对行知基地各方面的系统梳理,更是对实践教育行业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闻之动容。于是,便想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屏幕前的诸位。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中国的实践教育,才迈出了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让我们风雨与共,共同奔赴实践教育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