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图标电话图标18609631186

智慧营地系统平台控制台控制台

导航

系统入口

三大系统,为营地教育行业保驾护航

  • 营销管理系统 >

    解决销售吸粉难、留存难、成交难的问题,提升业务效率,增强客户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 综合管理系统 >

    涵盖学生端、家长端、基地端等多个端口,全流程解决基地各种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 实践教育云平台 >

    围绕劳动、研学等实践教育领域,提供政策咨询、知识学习、经验交流、专家分享等,提供行业智库和一体化线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时讯>行业新闻

案例 | 红色研学基地怎么做?4条可复制经验,形成建设-运营-管理闭环!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11.jpg


研学旅行基地作为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物质载体,其品质对教育活动成效至关重要。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红色研学因其承担着“教育功能、政治功能与社会功能”,对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在剖析重庆红岩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运营基础上,从资源优势、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等基本方面探索普遍适用于红色研学类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为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提供思路,共享经验。

8dc1e3a53a46570ee61499b6d2bb9822.jpg

1

重庆红岩研学旅行基地情况概述

重庆红岩研学旅行基地是依托红岩博物馆(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而成立的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教育部正式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以弘扬传承红岩精神、培育青少年爱党爱国爱民情怀为使命,始终把师资队伍打造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放在核心位置,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内涵深、品质高的红色研学旅行文化品牌。

9.jpg

2

对红色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思考


01
立足资源,深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


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指出,研学旅行是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研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旅游吸引物,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集体旅行生活的场所。所以,丰富且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是任何一个研学基地建设的首要基础要素。

“从内容层次来讲,红色旅游研学资源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延展层”。

可以说,重庆红岩研学旅行基地拥有“红岩精神”核心层、革命遗址群基础层以及红色体验活动、红岩文创纪念品以及重庆解放碑、宋庆龄纪念馆延展层等诸多研学教育资源。

基地所依托的核心层研学资源——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培育形成的一种代表成熟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崇高信念、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的革命精神”。

以“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为内涵的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与党的大多数革命精神诞生于革命根据地或革命军队不同,红岩精神诞生于党在国统区的革命实践中,这又赋予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基地所依托的红岩博物馆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两大主体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50余处,拥有藏品10万件,每年接待观众逾千万人次。

这为基地分流研学团队和开展体验式教育提供巨大场地和环境空间。诸多的文化教育资源优势为基地建设注入强大后劲。

红岩研学旅行基地立足文化资源优势,抢抓文旅融合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机遇,精准定位红色研学主题。

基地在深入研究研学政策、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基础上,系统梳理红岩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研学政策相关联的文化资源,积极转化研学教育资源,研发主题式系列课程体系,打造“主题课程、参观体验、情景演绎”等模式组合的兼具教育性、体验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研学产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红色旅行中实现文化认同、文化理解和文化践行。

目前,基地围绕党史国史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劳动教育等主线自主研发出红岩祭英烈、红岩小导游、红岩仪式教育、红岩故事汇、行走红岩以及穿越时空的对话六大主题20余门系列课程,注重研学教育活动互动性、体验性、启发性和探究性,使研学旅行课程化、生活化。

11 (1).jpg

02
完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机制


在基地拥有丰富的研学资源和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基础上,如何将资源合理分配、有效组合,最大限度释放能量才是实现基地高效运作的关键所在

这便涉及到基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问题。因此,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对基地建设非常重要。

红岩研学基地设立了研学工作领导小组、基地办公室、研学教育事业部。

其中,基地领导小组由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委员、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红岩联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基地建设和运行工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负责有关组织协调工作、监督和考核基地工作业绩,利于最大限度将红岩联线行政、科研、教学区等各方资源全面整合,实现全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基地办公室设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产业处,由产业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配置专职人员3名。基地办公室对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负责基地中长期规划、课程研发、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绩效评估、宣传营销、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研学教育事业部设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下属的红岩文化产业集团公司,设部长1名,配备专职人员6名。研学教育事业部对领导小组和基地办公室负责,具体负责基地课程执行工作,包括前期与学员团队的沟通、教学及相关工作的准备、辅助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及培训结束后与学员有关的后续工作。同时,配合基地办完成课程研发、课程营销、课程绩效评估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基地办公室所在的产业处和研学教育事业部所在的产业集团都由红岩联线管理中党委委员、副主任兼研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统一分管,保障了统一调度,最大限度顺畅了管理机制。

同时,制定《研学项目费用收支管理办法》、《基地办公室职能职责》、《教育事业部职能职责》,明确了研学基地相关部门职能和岗位人员职责,做到了流程顺畅、责权清晰、制度管人管事,保障了基地运营高效有序。

12.jpg

03
打造人才队伍,狠抓基地三大团队建设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笔者以为,以“研发团队、师资队伍、日常管理团队”为主体的运营团队对研学基地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人员来源、构成、培养等方面分析。

1.在人员构成来源方面,注重专业性

红岩研学基地研发团队以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旅游学等专业背景为主,采用内组、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整合教育理论专家、旅游院系教授、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基地一线骨干导师、学校德育工作者等人力资源。以基地教学点为研发单位,按照“专家顾问、研发带头人、研发业务骨干”的模式,集体研发,集中备课。

研学教师队伍包括研学导师和带班助教老师。

其中,研学导师务必要有师范学习或有一定的学校教育教学经历,包括专职导师和兼职导师两类,且以专职导师为主。

红岩博物馆建有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两大博物馆教育基地,在吸收过去两年运行的经验基础上,自2020年年初,探索尝试两大基地的专职教师不交叉。经实践证明,此法大有必要。

同时,针对人员短缺现状,采取了三项措施组建兼职导师队伍

一是从事过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管理员;

二是在博物馆二线部门遴选;

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非在编兼职教师。

带班助教队伍主要来源于红岩文化产业集团研学教育事业部,需经过基地系统岗前培训和严格考核筛选方能上任。

日常管理团队主要包括后勤保障团队、营销推广团队和行政管理团队。

其中,后勤保障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主要由医护人员、交通食宿协调员等组成。

在营销推广方面,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采取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业务拓展,实行提成激励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有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旅游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基地运营和各个团队的统筹调动。

60f5158b273fc7.82787532.jpg

2.在人员培养方面,注重持续性

要针对岗位差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理论与实操、长期与短期、内部学习和外出考察等相结合的系统培训,注重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红岩研学旅行基地针对运营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一般情况,内部培训从专题理论培训、主题教研沙龙、导学赛课等方面开展。

专题培训每年1~2次,每次为期一周,分为理论授课和实操磨课。

教研沙龙每月一次,次次有主题、有研讨、有示范展示,提升导师专业性,增强团队获得感。

导学赛课每年一次,届时邀请基地顾问和业界专家全程评选并指导,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代训的培训成效;外出考察一般每年1~2次,分批选派研学导师、带班助教和行政管理人员深入优秀基地集中学习。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程研发和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只能适度依靠外聘人员,持续培养基地自己的人才、组建自己的队伍才是根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因为,外在人力资源的把控、调度和利用有难度,他们的执行力、以及基地对他们的约束力非常有限。

0970f3000f84bb34098ff0326d7d05f1.jpg

04
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形成研学旅行闭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博物馆作为集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化旅游地,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

在博物馆头条发布的2019年中国博物馆参观量数据显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1150万人次的参观量,人流量高居全国第二。

为保障红岩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和安全性,逐步完善基地配套设施,形成研学旅行有效闭环已成为基地建设的迫切需要。

红岩研学旅行基地严格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围绕红色主题,坚守红色底色,注重场地建设的氛围营造和深度体验,寓教于游、游教相辅。

基地配置了200个专门适合中小学生单人使用的无线耳机,在每个教学区配备了可同时容纳200人以上的研学专用教室和活动室,打造了开展沉浸式教学的半景画场地、VR体验区、演出小剧场,配置了可移动的桌椅、音响、投影、多媒体设备,所有硬件设备要利于实现安全性、教育性和体验性。

这样既保证让研学旅行团队与社会参观大众分流的安全性,又保障了研学旅行教育成效的最大化,形成了红岩研学旅行的有效闭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