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图标电话图标18609631186

智慧营地系统平台控制台控制台

导航

系统入口

三大系统,为营地教育行业保驾护航

  • 营销管理系统 >

    解决销售吸粉难、留存难、成交难的问题,提升业务效率,增强客户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 综合管理系统 >

    涵盖学生端、家长端、基地端等多个端口,全流程解决基地各种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 实践教育云平台 >

    围绕劳动、研学等实践教育领域,提供政策咨询、知识学习、经验交流、专家分享等,提供行业智库和一体化线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时讯>行业新闻

对话南川基地谢刚主任 | 如何将生态之美、文化之美融入劳动教育?

来源:本站

1665197074704357.jpg


编者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育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诚然如是,教育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单线条行为,因此在实践教育中也要把握多领域的融合与叠加。

担纲实践教育主力军之一的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基础,将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教育纳入新时代的国民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本期《实践人谈教育》邀请到了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任谢刚,请他聊一聊如何将生态之美、文化之美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课程?

图片



1

看着她坚毅的眼神,我竖起了大拇指


主持人小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实践教育的日常都是在感化孩子,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您有没有被孩子感动过?能说一件您印象比较深的小事吗?

图片


谢刚主任


实践教育过程中,孩子们成功的笑容、感动的泪水、顽强的坚持常常感动着我。

记得有一次带孩子们上远足课,返程半途中,我发现一个小女孩一瘸一拐地走着。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她说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脚走疼了。我说有应急车,身体不舒服可以先坐应急车返回,她却怎么也不肯,说:“远足课就是要磨炼我们的意志,我咬咬牙,坚持坚持,一定能走回去”。

看着她坚毅的眼神,我竖起了大拇指。这堂远足课,值了。

图片

2

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主持人小实:南川基地位于国家级生态农业大观园境内,您能谈谈南川基地是如何将生态之美、文化之美融入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的?

图片


谢刚主任


将生态之美、文化之美融入劳动实践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南川基地充分用好生态农业大观园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走进周边生态农场,观摩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验种植、采摘等劳动课程。在参与生态种植、收获生态果实等劳作中,体悟生态之美。实施洁行南川课程,将生态环保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加强生态教育理念培养。

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体验成长的快乐。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组成环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灵魂认可,中华文化是由农耕文化沉淀而来,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是实践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南川基地开设木工、陶艺等课程,在参与木工、陶器制作课程中,体验工匠的乐趣,感受巧匠的精妙,发扬工匠精神;

开设南川油茶、灰粑、扎染等劳动课程,走进非遗文化,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参与非遗项目实践,在动手劳作间、在实践体验时、在非遗传承中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成就;依托传统节日,开设包粽子、包饺子等劳动课程,带领学生学习了解传统节日内涵,通过亲自劳动深化感悟,把劳动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感受、感知、感悟形态,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弘扬以劳育人的教育理念,打造新型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


主持人小实:南川基地的篝火晚会很新颖有活力有亮点,您能分享一下举办这项活动的心得以及晚会对学生们有哪些改变?

图片


谢刚主任


孩子们来到南川基地,学习、生活与学校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规范队列行进,严格就餐管理,体验全新课堂。

篝火晚会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各学校带队老师、连长和同学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成果汇报、才艺展示、激情释放,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能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

今后,南川基地将继续秉承“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让更多孩子站上基地舞台,锤炼自己、展现自己、放眼世界。

图片


图片

4

在活动中体验、体悟、体认,真切感受到“法”就在身边


主持人小实:南川基地被评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南川基地是如何将法治教育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增强法治教育趣味性的?

图片


谢刚主任


南川基地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委、区法院等各区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11月获重庆市教委、市司法局正式授牌成为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有法治大讲堂、安全与应急体验中心、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馆、宪法仪式厅、法治教育直播厅、环保法治馆、反邪教教育警示中心等七大室内法治主题场馆,开展“安全体验”、“为宪发声”、“宪在出发”、“民法典伴我行”、“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课程。

学生在体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课程中,学习交通、消防等相关法律知识,体认守法的重要性;在宪在出发、民法典伴我行等体验课程中,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部分法条,结合学生已有见识,以现场课本剧的形式情景再现,并运用相关法条阐释,从不同角度开展辩论,在活动中体验、体悟、体认。在快乐体验的同时,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就在身边,自觉增强学法意识,主动维护法律权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

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育全过程


主持人小实:成熟的教育模式才能被复制被广泛推广,实践教育在中国已经起步,您认为未来实践教育将走向何方?

图片


谢刚主任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实践教育会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不忘“为国育才”的使命,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未来实践教育将持续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继续走向新征程。

未来实践教育会更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编程及创客等新模式将逐步普及,以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未来实践教育会更注重创意思维,开设创意思维课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未来实践教育会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智能化技术来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最适合自己的实践教育。

未来实践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教育,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综合的能力和素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语】

众所周知,“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无论是项目的选择与确定,还是课程资源与场所的建设,都提倡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方能有的放矢,南川基地依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基地+资源共享的优势,打造蕴含浓郁重庆特色的劳动实践教育系列课程,在劳作实践中,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把快乐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生活,避免劳动教育的表面化、空洞化、同质化,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智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新时代的实践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教育融入劳动育人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在劳动习惯养成的同时,拥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不但是在践行实践教育赋能孩子阳光成长的初心,更是在践行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图片

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地处南川区国家级生态农业大观园境内(大观镇金龙村)。离渝湘高速大观出口3KM,距离重庆主城半小时车程,交通往来便利通达。2014年10月,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审核批准,成为149所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系国家级示范项目。

南川区综合实践基地是区教委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占地面积160余亩,于2015年开建,2017年9月开始试运行,2018年9月正式运行,目前总投资已接近1.5亿元。基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依托国家自然遗产金佛山5A景区,统领“十二金钗”生态农业大观园1900亩外围资源,植根南川厚重的文化底蕴构建独特的基地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特色彰显。

图片

重庆市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与综合实践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并运行。现建设有安全体验中心、宪法仪式厅、尹珍国学馆、金佛山茶艺厅、金工木工馆、陶艺馆、沙画馆、环保馆、法庭等20余个室内综合实践场馆,设攀岩、真人CS、丛林穿越、水上历奇、农耕体验、礼让通行、高空三面体、毕业墙、电网、信任背摔等户外拓展项目。基地承担中小学生集中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涵盖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六大领域,开设100多门课程,单批次接待能力达1000人。截止目前,基地已接营110余期,总计10万余人次,得到家长、学校、社会高度评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践基地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共享蓝天”公益研学旅行。2019年、2020年已开展公益研学旅行6批次,惠及中小学贫困儿童、残疾儿童2000余人。

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9年7月,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首个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同时挂牌成立南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基地,成为重庆市首家志愿者专业培训和孵化基地;2019年8月获批南川区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8月晋级为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10月被认定为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1月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重庆市最受欢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2022年8月被重庆市南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南川区政法委员会、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共青团重庆市南川区委员会、重庆市南川区法学会评为南川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2022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二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1月被评为重庆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新华网、中央文明网、重庆日报、重庆文明网、南川电视台、南川报等多家媒体,对实践基地运行情况进行了报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