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更多中国家庭对学科、素质教育的反思,加之“双减”政策的加持,以及家庭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叠加80后、90后家长对研学实践的全新认识和支持,推动研学热不断升温。
有数据显示,2021年研学人数达494万人次,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480万人次,2022年更是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在刚刚过去的史上最火五一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亿元。
在这样庞大的一组数据中,红色研学、非遗研学、农耕研学、博物馆研学等异军突起,不容小觑。
显而易见,经过几年的市场沉淀,研学实践已然发展成为教育行业、旅游行业都不可或缺的刚需产业。
家长的追捧、市场的认可,充分证明了研学实践这种游中有学、学有所得,验证“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古训的教育形式有着独特的教育魅力。但研学实践怎样才能更持久更稳定地散发这种魅力呢?
本期《实践人谈教育》邀请到了济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书记黄新哲,请他谈一谈在研学实践教育中,如何整合五大资源,打造华夏文明中原行这样的研学品牌?
1 |
实践教育解放学生的手、眼、嘴、脑,让教育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活水
|
主持人小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是如何看待实践教育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学说的提出指导我们从教育、生活、实践三者的关系中去思考教育的价值。
教育与生活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和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促使教育产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生活与实践,生活和实践是取之不尽的教育源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个体的“实践自觉”,指导个体改造自身、改造世界,实现全面发展,追求美好生活。
所以说,教育、生活、实践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近现代时期,不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还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都指出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实践育人”。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是我国实践教育发展的分水岭。2016年以前,实践教育发展更多是“自下而上”的散点式探索,2016年以后“自上而下”的指导力量将实践教育的发展带入了快车道,国家级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全力推进,相关规范标准文件陆续颁发,至此,与文旅结合的实践教育掀起了发展热潮。陶行知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实践教育打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现状,越来越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教育将学习书本知识变为对世界的探索,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不断提升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创新力,在实践探索中生成新的自我,感悟人生的意义所在,追求生命价值的提升,创造新的未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获得认识世界的真知灼见,就必须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探索。实践教育的发展将学习的场所和环境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三尺讲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处都是课堂,课堂的形式也不再是单调的讲授式,可以是沉浸式、情景体验式、动手实践式等,学习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学习,而是变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我爱学习的主动式学习,在学习、实践、总结、提升、收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本身。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了诊断、反馈、矫正的作用,以成绩代替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实践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的变革,更多的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评价的主体也从单一的教师变为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达到了目标、导向和激励效果。打破了“学校是唯一教育主体”的现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博物馆、景区、研学基地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局面,真正让生活、社会、自然成为教材,真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时间、嘴巴,实现教育来源于生活,让教育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活水。
2 |
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了解社会
|
主持人小实:小实注意到,济源是教育部评出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之一,您能谈谈济源基地是如何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吗?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调它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而拉开了在全国大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帷幕。
如何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2011年国家在支持建设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时,明确指出基地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学工、学农、学军、生命安全教育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国家首批、河南首家示范营地,济源基地高度重视劳动课程建设,注重将劳动理念贯穿到综合实践课程全过程,并根据国家的政策逐步完善,不断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目前,济源基地既有专门的劳动实践课程,又在其他课程中处处体现劳动教育。
在规划建设农业示范区初期,基地就邀请了教育、农业等领域专家对劳动课程该怎么上,劳动课程有什么用,实践课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等问题进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劳动即生活,劳动教育,既要注重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培养,更要注重劳动意识、劳动情感的形成,为学生劳动品格、劳动观念的塑造夯实基础。为此,基地决定从狭义劳动活动课程入手,因地制宜设置种植、手工、烹饪、内务等课程,针对各学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劳动教育进行分层设计,内容上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劳动教育闭环,让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体验中,领悟辛勤劳动的价值,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狭义劳动实践课程遍地开花,并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热门活动。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想体现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实践课程就必须要打破“单一性”思维,树立大教育观、大劳动观。济源基地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将劳动教育中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要素融入其他学科实践课程,在主题类教育中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科技类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在拓展类户外课程中锻炼身体素质,在非遗传承实践课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在职业体验课程中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让劳动教育润人于无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要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知行合一,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立足时代需求,济源基地广泛与市内外景点、基地、企业等合作开展研学活动,发挥我省农业、经济、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了解社会,在劳动中获得自己在自然、他人、社会乃至国家、世界等个体之外的认知,从而内化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化为尊重劳动、认真生活。“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新时代新时期实施劳动教育,我们的思考要始于当下、高于当下、基于长远,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担当、协同推进。
3 |
打破碎片化、零散化的研学活动开展形式,全面整合教育资源,系统性规划设计研学线路课程
|
主持人小实:济源是一座人文、历史文化名城,坐拥王屋山风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等众多资源,济源基地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进行研学实践活动的?
河南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均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济源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承区,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中华“四渎”,济源独占其二,济水、黄河文化源远流长;
愚公移山,发祥于济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号称“天下第一洞天”;
小浪底工程,举世闻名,一座水利大坝,千年治黄历史;
留庄民兵营、杜八联、晋豫革命边区、朱德出太行线,红色基因在济源代代相传。济源地处豫西北,毗邻晋东南,区位独特,能够立足河南,辐射中部,实现全国营地优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济源,还是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济源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研学实践教育发展和实践基地建设,多次现场调研,先后做出“全力争取国家级重点示范性营地项目、建设全国一流的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等重要批示;河南省教育厅领导也多次到基地调研课程开发和研学活动实施等。济源基地借助上级重视和支持,打破碎片化、零散化的研学活动开展形式,全面整合市内、省内文化、自然、科技、国情、红色、劳动等教育资源,系统性规划设计研学线路课程,让研学更有深度,更有特色,最大程度凸显研学实践教育价值。
河南研学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层次不同、环节不同、侧重不同、深浅不同。济源基地从研学实践教育要求和青少年成长需求出发,研究深挖资源教育内涵,采取主题引领方式,对各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资源进行有机衔接和整合,如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研学线路,就将黄河沿岸城市资源串联起来,将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融入其中,基本实现研学教育全方位覆盖。研学实践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十分严格,但目前由于研学市场门槛低、标准低,大多由导游充当研学导师,且队伍不稳定,这导致了非专业机构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不能充分实现。济源基地在与各研学点合作时,就非常注重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将导游与实践教师相融合,加强彼此间的业务知识学习,创新研学实践方式,以科学评价带动教育技能提升,使导游和基地研学教师在活动中能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目前济源基地和研学点已逐渐形成“带队教官把控、导游引导、研学教师指引”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研学实践活动服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达到研学实践教育预期目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课程是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基础。研学实践课程必须打破学科限制、打破授课方式,打破固有的评价模式,兼顾“旅行和学习”、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但要遵循课程建设的基础要素。济源基地在充分挖掘研学资源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将“奋斗的人格”作为教育目标,将“奋斗·青春·美丽”作为主题,定位小学段主题为“愚公移山精神”,中学段主题为“红旗渠精神”,高中段主题为“焦裕禄精神”,融入生态环保、劳动教育、科技创新、革命传统、素质拓展等内容,从国家战略高度落实有关研学实践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政策,目前已经完成小学、初中、高中二百余门线上线下课程开发。
研学线路课程则以“华夏文明 中原文化”为龙头,以“华夏文明中原行”为研学品牌,基于济源地域特点,整合性开发研学线路课程体系,现有研学线路41条,其中市内线路6条,省内线路28条,省外线路7条,囊括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国情教育等多个研学实践教育板块,研发面向不同学龄段线路课程223门,完全能够满足当前济源研学实践活动开展需求。济源基地还根据以上线路课程编写了小学至高中的学生、教师系列用书及《研学课程指导用书》《研学务实指南与讲义》等实践教材。济源基地充分考虑不同学龄学生的知识承载力、身体状况、研学点特征等因素,采取“基地实践+周边研学”的研学模式,小学段主推“2+1”模式(2天基地内综合实践教育,1天市内研学实践教育);中学段推荐“一日研学”或“五日研学”,主要是到市外省内研学点开展活动,或是通过营地间交流的方式开展研学;高中段则要到省外开展活动或进行研学交流。截至目前,济源基地组织接待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超10万人次,辐射河南全省和山西、山东、陕西等周边省市,对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济源基地成功创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4 |
观摩会不仅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次交流沟通、了解同行业发展情况的机会
|
主持人小实:全国基地一家人,全国基地一家亲。您认为对于实践教育人来说,行业内的观摩交流活动有哪些切实的意义?
观摩交流活动是展示营地(基地)的重要平台,通过现场观摩,可以将育人效果好、社会影响大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宣传报道,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每个基地不同的特点、特色和优势,对于促进实践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观摩会不仅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次交流沟通的机会,是一次了解同行业发展情况的机会。通过观摩交流活动,可以了解行业最新政策、发展方向,可以加强营地(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思路,推进共同进步。观摩交流活动也是搜集行业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了解同行业的实践教育形式、价格、服务等内容,可以对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服务对象需求有更客观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交流学习,“闭门造车”只会停止不前,只有把好的经验推广开来,才能推动行业整体进步。观摩活动为营地(基地)发展树立了标杆,对于提升基地发展质量、拓宽发展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规范实践教育市场、推动行业标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5 |
教育要进步与发展,就必然要开设高品质的实践教育课程
|
主持人小实:自“双减”大力实施以来,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综合实践三大体系为基础的实践教育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您认为实践教育的前景如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可以说实践教育前景广阔,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2013年以来教育、文旅、体育等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实践教育发展,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大大扩展了实践教育的发展前景,国家教育部、文旅部初步完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级营地、基地布局,各省、市部门也相继完成了本地区营地、基地的建设,实践教育在全国已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同时,国家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为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实践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公益金到基金会等相关主体在研学实践、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出了系列专项奖补政策,为基地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疫情影响使得更多文旅企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寻求突破,而研学实践教育具有频次高、数量大、易激活的特点,需要各主体、各行业、各环节联动,目前这个领域方兴未艾,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部分文旅企业看到了广阔的实践教育市场,纷纷参与进来,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带动文旅企业更加聚焦不断升级研学产品,更加专注于课程体系开发、师资水平提高和服务能力升级。这些企业的参与使得市场竞争更激烈,推动了实践教育的迭代升级,加速了实践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我国实践教育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旺盛,中国青少年学生约有2亿人,数量庞大,随着实践教育被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实践教育逐渐成为刚需,同时家长对实践教育认可程度高,参与意愿强,使实践教育的发展后劲可期。我国地域辽阔,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各地可供深入挖掘的实践资源数量庞大,能支撑开发多样化的实践教育产品,不论是科技还是人文,不论是地理还是天文,不论是劳动还是艺术,都能够找到数量众多的教育资源,这为实践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与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践教育课程做到了教学做合一,让教育回归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所以,教育要进步与发展,就必然要开设高品质的实践教育课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那么,作为新时代实践教育三驾马车之一的研学实践,也应不遗余力地搭上高质量发展快车,这就需要研学人多方发力,静心设计研学线路,打造研学品牌,精细化、专业化开发“品质+特色”的研学课程及线路。济源基地横向、纵向纵深融合、深化、拓展周边现有的研学实践资源,让各种资源引导研学实践线路以及课程的创新、优化。比如黄河文化研学,黄河河南段以其“景观最丰富、位置最关键、治黄主战场”而成为黄河的地理枢纽,黄河文化研学一早就被确立为河南研学实践的核心内容。黄河是沿黄诸城市研学实践教育上一个很大的特色,济源基地发扬这一特色,将黄河沿岸城市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劳动精神融入其中,从而既彰显了研学的品质,又印刻上了地域的特色烙印,在研学实践品牌化道路上趟出了一条有意义的创新之路。让研学实践目的地的特色与教学更好地结合,用专业师资打造特色鲜明、体验感强的精品项目,将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研学产品,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课堂上,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济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十二五”期间,由教育部、财政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全国首批、河南首家公益性校外教育场所项目,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全国首批、河南首家国家级“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项目,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营地”。
实践基地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北岸,占地面积310亩,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基地建设有“两环”(步道景观环线和车行景观环线)、“四区”(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和生活区);拥有防震减灾体验馆、公共安全体验馆、科技体验馆等23个专题实践场馆,拓展训练区、交通园区、学军活动区、攀岩区、农业示范区、户外体育活动营地6个室外活动区,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师生开展研学活动。
实践基地初步建立了符合研学实践教育要求和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全面落实《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试行)》、《济源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研发研学线路36条,其中市内线路6条、省内线路27条、省外线路3条,囊括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国情教育等研学实践教育的各个版块,包含“老家河南”、“厚重河南”“红色河南”“生态河南”“出彩河南”五大主题。
综合实践课程以以“奋斗·青春·美丽”为主题思想,以“奋斗的人格”为教育目标,涉及主题教育、科技体验、职业体验、生命安全实践、手工技艺实践、室外劳动、素质拓展、生活体验等各个方面,目前已经完成线下86门、线上96门课程的开发,能够很好地服务基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需求。